崇祯十六年

七月初十

南直隶

松江府华亭县城西门外乃是本地最为繁荣的丝绸布匹交易之地,这里来人来人往很是一片繁华之色。

在这里游走之人,除了大明的本地商人以外还有大量的西番商人在此游走,他们朝着有些蹩脚的大明官话跟附近的商贩们讨价还价,争的不亦乐乎。

游走此地的商贩们大多身着光鲜,不少商贩更是身着与自己身份明显不太匹配的衣裳在此行走,不过从他们的打扮上看得出来,这些人都是有钱的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在不远处的河边,大量赤着上身,光脚等着活干的水脚夫们此时都以一种羡慕的眼神看向了这边。

尤其是当他们看着那些达官贵人们穿着华丽,身后还有随时伺候的小厮仆人之时,他们一边羡慕一边叹息。

人群之中,周建安带着邓仙芝黄大个等人饶有兴致的在街道之上逛着,看着如此繁华的一幕,周建安也不由的内心惊叹。

此时的洋河堡其实已经算是比较富庶之地了,南来北往的商人每日里都是以成千上万计。

即便是现如今整个天下最大的大明帝都京师最为繁荣之地也就堪堪比此处略胜一筹而已。

并且这里还只是一处售卖布匹的地方,在松江府周围的几个州府里面,还有诸如茶叶,粮食,瓷器等专卖之地,苏杭比起此处来更要显得繁荣一些。

走了一路,四周到处都给了周建安一种纸醉金迷,到处都是金银珠宝的错觉。

此时的松江府虽然不是后世的大上海,魔都,但是这会的松江府绝对已经初具雏形了。

而周建安专门前来一趟松江府,可不是单纯的想来看看而已,而是他已经看上了这块地方、

之前在与牛伯的交谈之中,牛伯便已经不止一次的提起山西,宣大三镇的局限性来。

这里的土地虽多,但是远没有南方那么肥沃,所产出的粮食也远没有南方的产量多。

当然了,各地有各地的优势,洋河堡适合种植的一些作物,也不一定就适合南方。

但是对于现在的洋河堡来说,无论是农业和商业其实都已经走向了正轨,同时也很快就会走到一个瓶颈。

当时的牛伯本来只是一个建议而已,没想到周建安的思绪转动的非常之快,他立刻就想到了洋河堡是不是已经发展一个南方的据点了。

在河南,他拥有小袁营,他们也是按照洋河堡的模式进行的发展,此时小袁营四周的土地已经全部被利用了起来,一年下来产出的粮食也非常可观。

只是此地由于并没有洋河堡的位置那么重要,所以商业并不是很发达。

所有周建安便想到了南边。

而南边可以让他选择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例如江浙沿海,福建,

广东沿海等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酷狗小说【kugouxiaoshuo.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4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二氧硅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历史 连载 35万字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燕雀MKII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历史 连载 346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