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天,整个小县城都知道谢典史家又出了一个“读书天才”。
一时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一天的早茶馆里,大家喝着茶,吃着早饭,不知是谁先挑了头说到了谢典史家,于是大家便此起彼伏地议论开了。
“怎么读书天才都扎堆投胎到他们家去了!?”
“什么读书天才?我才不信呢,是舞弊高才吧?”
话刚说完,便是一阵嘲笑声。
“又是骗人的吧?为县试再通一次关节做准备?!”
“这…倒是有可能的,他们家有的是先例,搞噱头放出风声说是什么‘神童’,暗地里做那见不得人的勾当……”
“他们家做了甚勾当啊?”
“这么有名,您咋不知道呢?”
“我刚从外地搬来的……”
“哦,怪不得,我跟您说说吧。谢典史,您总该知道他吧?”
“嗯,当然知道。”
“他们家的长子,就那个屠夫方家的小女儿生的儿子,叫什么名字来着?曾经是个‘过目不忘’的神童,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县试得了案首,那吹锣打鼓的热闹场面,您是没瞧见啊,可气派了!可惜,府试却垫底了,也是第一名,倒数第一!”
“这有什么不对吗?”
“看来您还真是对科举考试一无所知啊,这么跟您说吧,正常情况下,府试的主考官会看在县令的面子上不会让县案首名次太靠后……这垫底?啧啧,您自己去思量吧。”
“难道说他的成绩原本够不上,府试主考官看在县令的面子让他过了府试?”
“老兄,我只能这么跟您说,原本这谢家长子是原县令未来的女婿。”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
“可是我儿就是天字班的,我听他回来说,这谢家次子倒真不是浪得虚名,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亲眼瞧见他背‘四书’,那叫一个顺溜,不只会背,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我也听我隔壁邻居家儿子说了,这小子才六岁,说话还带着奶气……有好几个天字班的学子见这么小的孩子把四书倒背如流,自尊心受损,心灰意冷的不去上学了……”
“我也听说这事了!”
“我也听说了,我还听说老余家那个上了二十多年县学的侄子翻着书考人家孩子,结果人家回答的比他翻书还快!他当时便受不了,把书给扔了,回到家后躺在床上发呆,不吃不喝了好几天,可把老余急怀了呢,后来还是赵学正亲自登门做他的思想工,他才慢慢地缓了过来,倒是去学堂了,可是那眼神总是呆呆的,也不像以前神气了。请的郎中说,这是气急攻心引起的后遗症,能不能好还两说呢……惨,真的是惨啊!”
“听说这娃之前在南栖县山凹凹里面生活,今年上半年县学开班才回来接受启蒙,前后也就半年时光吧,四书都会了……这不是神童是什么呢……”
……
一时间谢彦名声大噪。
谢怀安的同僚纷纷向谢怀安道贺,眼睛里满是羡慕的光彩,这让谢怀安脸上倍有面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