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基当然不愿意接受。
袁逢对他的狠心与绝情也让他受伤太重,心都碎了,袁绍的话语不断的刺激着他的神经,最终让他产生了“大逆不道”之想法。
他认真地审视了一下目前已知的情况,发现自己如果不想成为袁树一辈子的阶下囚的话,只有一个选择。
趁着袁树不在雒阳的时候奋勇出击,效仿袁树和袁逢曾经做的事情,对袁树和袁逢发起逆袭,将袁逢控制起来,强行接管他的位置,并且接掌雒阳兵权。
如此一来,或许就能改变他注定的命运。
不过这么一来的话,还是有很多前提条件的。
他深吸了一口气,看了看袁绍。
“本初,当初父亲和子嘉举事之时,手握重兵,子嘉有六千死士,父亲也有数千袁氏武士,更有北军五营和执金吾所部加入帮助,更有内应无数,这才得以成功。
当初的成功,可是父亲和子嘉经营半年之久的成果,如果没有那半年的准备,如何能成功诛灭宦官呢?眼下雒阳兵权都在父亲手中,你我只能动用千余人,这千余人如何对抗的了雒阳军队呢?
别的不说,就算我们封闭了雒阳城、隔绝北军,皇宫内还有虎贲军和羽林军两支,王宠和董宣是父亲和子嘉的心腹亲信,他们控制这两支军队保卫皇城,我们又该如何对抗呢?
就算有陈翔等党人加入,仓促之间,又能聚集多少人马?别的不说,城门校尉各部都是子嘉的亲信控制,想要封闭雒阳城,这就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吗?
就算我们能打垮城门校尉各部把控雒阳城,那么获得雒阳武库的武器也是必需的,而雒阳武库被执金吾把守,执金吾又是父亲的心腹,他会背叛父亲、站在我们这里吗?”
袁基还是把问题看得很明白的,比起袁绍这一脑子热血,显然更加冷静一些。
而袁绍听了这些问题,显然也有些迟疑、为难。
的确,之前的政变之后,袁逢和袁树显然是对雒阳城防打了补丁,他们也担心会有后来人有样学样再搞一次雒阳政变,所以也是多方防备。
城门校尉是袁树的一心会亲信把控,一心会是袁树的死忠,素来不与袁基、袁绍与党人有任何来往,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他们根本不曾有丝毫染指。
这就是第一道难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