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儿糕算是扬州名吃,不过也有人说是京城名吃。这也不可考,反正这些东西南北流传,很多都说不好正宗。

赵莺莺回到扬州也几个月了,因为手头宽松,外头小吃吃过好些,甑儿糕也是其中一种。这时候听赵芹芹叽叽咕咕,也有了胃口:“那就买甑儿糕,我和你一起去买,给家里人都买一些。”

赵莺莺又不是真的小孩子,想的多一些。既然是要多买一些,那就全家都吃一吃好了。反正甑儿糕不是什么高贵东西,多买一些全家吃也不算过分。

姐妹两个出了门,外面果然是卖甑儿糕的担子——这是做甑儿糕常见的样子,都是贩们挑着甑,走街穿巷,随蒸随卖。

两姐妹出来的时候,正好一笼甑儿糕出来。做甑儿糕的老爷爷看了两姐妹一眼:“小姑娘吃甑儿糕?”

赵莺莺点头:“我们要七个甑儿糕,放不同的料。”

做甑儿糕的老爷爷不说话,手上做事就算是回应了——这做甑儿糕的担子,一端放的是小火炉,一端放的是木柜,木柜里头有面、糖等。

做甑儿糕的木甑高四寸,直径两寸,放在小火炉一侧。有像赵芹芹一样嘴馋孩子来吃,就把面、糖放在木甑蒸,反正随吃随卖。

赵莺莺大约等了一刻钟不到,甑儿糕就熟了。老爷爷手上有劲,熟练地推了推木甑底,甑儿糕就轻巧地脱落了下来。用油纸托了,按照赵莺莺说的,放上些瓜仁、金糕条、青红丝等不同的料。

民间有俗语,‘甑儿糕——一屉顶一屉’。甑儿糕一出炉就不是一两个,如同蒸馒头一样。所以赵莺莺要七个,也就是顷刻不到都得了。

赵芹芹兜住甑儿糕,赵莺莺则是拿出了一个小荷包,里头数出了七个大钱放在担子上:“谢谢大爷!”

“甑儿糕~~”的售卖声还在耳后,姐妹两个已经欢欢喜喜地进了院子。进门的时候正见赵芬芬赵芳芳两个堂姐伸长脖子看,过后两人也带了一块甑儿糕进来。只是这可不是孙氏大方,给他们吃的,而是为了两岁的赵蕴。

赵蕴两岁多,正是嘴馋而不懂事的时候,一但知道什么吃的喝的,那是一定要争着要!平常赵吉和王氏补贴方婆子的吃食,不知道有多少就是被赵蕴哭一哭,孙氏就拿了去!

说起来赵芬芬赵芳芳两个,虽然是赵莺莺的堂姐,实际也只大了一两岁,同样是小孩子。加上平常孙氏对女儿吝啬,吃的短少,更容易嘴馋。平日里随着她们大姐赵蕙蕙厨房偷吃是常有的,这一次见了甑儿糕也是一样。

孙氏只给了一文钱不要紧,像是扯臊子一样捻下来一粒粒地吃,又小心地抽出上头的青红丝。

只不过这样也只能尝尝味道而已,孩子嘴馋起来胆子也是会变大的!一惯惧怕孙氏的双胞胎姐妹回头就壮着胆子道:“娘,给我一文钱吧,我们也想吃甑儿糕,我们两个只要吃一块儿就好了!”

孙氏看也没看赵芬芬和赵芳芳,只拿了送进来的甑儿糕喂赵蕴。这个活儿她从来不交给赵蕙蕙姐妹几个,因为她们以前偷吃太多了。

“想吃糕?你们倒是好日子!我整日拿命伺候你们几个姓赵的,这还没福气享受呢,倒是你们先受着了?馋死鬼投胎!别找老娘,老娘没钱!”

赵芬芬赵芳芳被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只不过这是她们平常早就习惯了的。所谓‘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只当听不见就是了。

只是坐在门槛上看外头,先是对面东厢房,赵莺莺和赵芹芹给家里每人分了一块甑儿糕,这就看的嘴馋了。然后正房里的赵萱萱也带着妹妹赵苓苓也欢欢喜喜出去了,一会儿就带回了好几块糕,看样子也是家里人要分着吃的。

赵莺莺虽然正坐在窗前,却是不注意这件事的。只不过外头实在吵嚷的响亮了——先是赵萱萱带着赵苓苓吃糕,让赵芬芬赵芳芳两个一直盯着看,心里发毛就阴阳怪气说了几句。

“看什么看?没看人吃过甑儿糕?不像是养在家里的女孩子,倒像是外头的花子了,赵家的脸面都被你们丢尽!”

第31章

赵萱萱说话气人的功夫赵莺莺也领教过,她不是个真正的小姑娘才能一笑而过。要真是一个普通小姑娘,真能被她说的哭起来。

赵芬芬赵芳芳既然受的住她们亲娘见天的骂,自然不会因为赵萱萱的话哭起来,但脸红还是有的。转头就背了窗户——赵莺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就有了孙氏大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柳绪琬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历史 连载 32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7万字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断刃天涯
可以的话,其实我是想躺着过完这富贵的一生。奈何群芳谢尽的结局,令人不忍,只好稍稍努力那么一点点,不能再多了。
历史 连载 236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502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